断层地形图解析
感觉角膜地形图图形复杂,无从下手?“可疑”病例,担忧不已?以下图谱为您排忧解惑!
1正常球面角膜
前表面高度图显示与最佳拟合球面基本一致,与“K”值43.5 D × 44.0D匹配。后表面高度图为轻度散光形态。厚度图显示575μm正常厚度。
轴向曲率图正常。不存在屈光手术的角膜地形禁忌症。
2正常散光性角膜
前表面高度图为顺规散光图形。后表面高度图表现相似,但散光更明显。前、后表面高度图都存在周边高度差(常见于散光角膜),但高度图中心没有中央岛。厚度图提示角膜厚度分布正常,角膜最薄点未见移位。曲率图正常对称。
3正常散光性角膜(高度变化不对称)
高度图中不存在中央岛,但变化稍不对称。颞侧轻度非对称性,呈逐步递增且数值较大的高度变化,为常见正常改变。后表面高度图同样为正常散光形态。中央角膜厚度向颞侧偏位,且稍低于平均值,但仍属正常范围。曲率图为正常领结型,与前表面散光一致。
4轴向曲率假阳性(下方)
厚度图显示中央厚度为523μm且无偏位。前表面高度图为正常散光形态,仅稍转向颞下方。此“偏移的顶点”完全正常,但轴向曲率图因测量轴与顶点间的差异产生扭曲。轴向曲率图提示“下方圆锥角膜及非对称领结型地形图”。此为假阳性表现,通过完全正常的后表面高度图可证实。早期圆锥角膜由于角膜扩张变性,后表面将更早出现典型的改变。
顶点偏位征
一般假设,每个人的视轴都穿过角膜中央。然而,实际上患者的视轴、瞳孔中央和角膜顶点并不完全在同一条线上。轴向曲率图由相应的测量轴所得出,该轴经过正常角膜注视点(对于Placido环分析系统,若想得到该轴需先对该点自身反射成像,故角膜表面正常方能测算得出)。如果视轴和顶点不一致,轴向曲率图的反射图像将改变。高度图同样会根据视线发生相应的改变,但它的整体外观保持不变。
对照高度图和曲率图,能将真正的病理改变和假阳性的曲率改变区分开来,这种效应被命名为“顶点偏位征”。
5早期角膜扩张(合并顶点偏位)
前表面高度图为明显偏位的正常散光形态。偏位导致了角膜前表面轴向曲率图显著的非对称性,且呈现出高度非对称领结型,下方陡峭度增加了2.5 D。I/S指数具有非常高的假阳性率。与前面不同之处,角膜最小厚度偏位和后表面高度图有早期中央岛形成的细微迹象,可为早期角膜扩张变化证据。
6轴向曲率假阳性(鼻下方)
厚度图完全正常。 前、后表面高度图显示正常散光形态,但图像显示似乎被检眼向鼻下方旋转。轴向曲率图(左上)在顶点移位的“变陡”(假阳性)区域显示高度非对称性。
7轴向曲率假阳性(上方)
曲率图上方陡峭,“假阳性”表现,可从前表面高度图看出由顶点上方旋转偏位所致。前、后表面高度图同厚度分布都正常。此为正常的散光眼,并不存在真正的角膜扩张。
8正常薄角膜
前表面高度图为无高度异常区的散光形态。后表面高度图相似,仅散光略增大。 曲率图显示出前表面领结型的散光。厚度图中厚度分布正常,但角膜最薄点厚度在500μm以下。
9轴向曲率假阴性
前表面轴向曲率图为正常的散光图像不易引起警觉(患者仍保持较好戴镜视力),前表面高度也仍属正常,但是后表面高度图显示明显的“高度岛”,最大高度差异超出了25μm。相同位置,厚度图显示489μm异常厚度值,该最薄点明显向下方移位。属角膜扩张。
10PMD样曲率
曲率图呈典型的“蟹爪状”改变,经常被误诊为典型的PMD。前、后表面高度图显示出典型的下方圆锥角膜,角膜厚度图显示出总体的变薄区,但没有证据表明任何的角膜下方边缘变薄。此实为圆锥角膜改变。
PMD
透明性边缘角膜变性(PMD)是经常出现误诊的疾病。典型的PMD症状是角膜缘下方出现一条1~2mm角膜薄带,导致典型的逆规散光,在地形图中出现薄带处急剧的陡峭改变。利用标准的Placido环系统诊断PMD的困难在于其反射系统不能为真正存在病理改变的区域成像,受制于其成像系统,Placido环系统至多于角膜中央9.0mm范围内成像,将缺失角膜边缘的最薄区域。同时,角膜轴向曲率图对圆锥角膜的形状及定位提示作用很差。
图形识别是筛查病人最快捷、简单的方法。熟悉断层地形图是识别微小病例改变的第一步。角膜轴向曲率诊断角膜形态异常有局限性。Pentacam断层地形图是我们判断圆锥角膜的重要工具,准确读图可让我们正确地识别患者角膜,为临床工作带来极大帮助。
《角膜断层地形图学》第2版
如需下载请点击:https://lasikbbs.com/%e4%b8%93%e4%b8%9a%e6%8a%80%e6%9c%af/98.html
主编 Michael W. Belin, MD, FACS
Stephen S. Khachikian, MD
Renato Ambrosio Jr., MD, PhD
主译 王勤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