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科普
我们一直在努力
目录

Cornea densitometry annulus and layer averages,Cataract Pre-OP,Axis:-9.2,Astig:-0.2D,Total Corneal Astigmatism (WFA)(4mm zong),Total Corneal Spherical Aberration (WFA Z40)(6mm zong)

Cornea densitometry annulus and layer averages

角膜不同环和图层的平均光密度(以角膜顶点为中心)。表格表示环角膜顶点为中心不同圆环的平均光密度值,含角膜三个不同图层。前表图层表示在角膜顶点位置前120um厚的图层,后表图层表示在角膜顶点位置后60um厚的图层。中间图层表示在前表图层边界和后表图层边界间的体积。总图层给出整个角膜厚度的平均光密度。

在表格下面和旁边两个图中,灰色高亮行和列标记当前显示的环和图层,在表格下面和旁边两个图中也有实时显示。点击表格中一个单元格,可以选定在各个图中显示的光密度值对应的图层和以及环。

往下面一个图显示角膜平均光密度(红色实线)/最大(红色虚线)光密度分布,对应不同的以角膜顶点为圆心的同心环半径。

在每个表格中高亮显示的同心环和图层上的光密度值取平均值。通过点击表格中某个单元格,可以在前表图层、中间图层、后表图层和总图层间切换。通过图一可以计算出眼球可能有浑浊的部位所在位置。

右边的图形显示从角膜上皮层到角膜内皮层间一定厚度的图层的平均光密度(蓝色实线)和最大光密度(蓝色虚线)。取对应厚度区域以及表格中高亮显示的圆环区域所在图层的平均值。如果是选择了Total列,光密度取角膜的整个12mm区域的平均值。

通过这个地图,能确定浑浊所在图层。对于透澈角膜,最大值一般位于前表面,表示bowman层的后损伤。

Cataract Pre-OP

白内障术前。计算全角膜屈光度和前表面模拟K值之间的偏差。

Axis:-9.2

轴位差异。模拟K值轴位的位置与全角膜屈光度K值轴位位置之间的差异。两个的计算区域是不同的:模拟K值计算区域是标准地形图15度环上。全角膜计算区域是4mm环(平均角膜直径)。

Astig:-0.2D

散光度差异。从模拟K值算的完全散光度数和全角膜屈光度算的完全散光度数之间的差异。两个的计算区域是不同的:模拟K值计算区域是标准地形图15度环上。全角膜计算区域是4mm环(平均角膜直径)。

Total Corneal Astigmatism (WFA)(4mm zong)

全角膜散光(波前分析)(4mm区域)。从全角膜波前相差中以角膜顶点为中心4mm区域内计算得来的散光度[Z22;Z2-2]

 

屈光说 大众科普

关于本站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